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大约在2018年,华为(HUAWEI)首款智能AI音箱面市,当时华为与业界知名的丹麦音箱品牌丹拿(Dynaudio)合作,在音质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当时笔者对这款音箱曾深度把玩评测,并撰文《清晰、准确、高辨识度——华为AI音箱音质谈》,对这款售价不足300元的智能音箱的音质给予了肯定的评价。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2020年,华为再次联合音响界知名品牌——法国帝瓦雷(Devialet),采用多项帝瓦雷的专利音频技术,再加上华为出色的AI技术与强大的设计开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高标准的品控,打造了震惊业界的Sound X,这款产品一面市,可以说面对同类型产品,形成了“降维打击”一般的局势,将对手远远抛出了几个身位,也让广大消费者对小型智能音箱所能达到的音质高度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


作为一名音响发烧友,其实面对这个品类的产品时,一直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的,我总觉得该品类的产品想要突破体积的限制,达到符合发烧友音质标准的声音表现,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期,机缘巧合之下,笔者有机会将华为的Sound X与知名音响品牌哈曼卡顿(Harman Kardon)旗下的AURA Studio3蓝牙音箱同时试用,于是就有了本次的对比文章。那么一家综合实力超强的智能硬件企业的AI音箱究竟在音质上相比传统老牌音响企业的出品,孰优孰劣,值得期待!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HUAWEI Sound X

 

01 外观设计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与华为自家的第一代AI音箱设计大有不同的首先是外观,当第一眼看到Sound X的时候,一种高级感扑面而来。整个箱体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采用不导电真空电镀工艺处理,有着镜面般的反光效果和顺滑的触感,不但具有良好的视觉观感,而且这种表面材料具有很好的刚性,不仅可以有效增强箱体的强度,令音质更纯净,也保证了其耐刮的特性。资料表明,其箱体内部采用了特殊的绝缘结构镀层,不对任何高频信号产生衰减,能够有效保证箱体内通讯信号的良好传输与接收。

音箱的下部采用一体式无缝包裹设计,面网式材料提供了不同的触感,同时保证了透声性,这一点我们稍后解释。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在Sound X顶部是音箱的操控区,华为将初代的实体按键全部更改为触摸式按键,从实际操作体验来说,这种触摸式按键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还是非常不错的。在按键区的还搭配了幻彩的环形显示灯,这样在纯色的箱体外观上,又多了一份变化和炫酷。

 

02 声学设计

华为Sound X的声学设计确实非常有特点,帝瓦雷(Devialet)的多项专利音频技术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整体的音频设计思路相信华为方面也是费尽心力了。

整体来看,与之前说的外观相呼应,Sound X的声学也分为上下两个部分。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音箱的上半部分主要是两颗3.5英寸(约89mm)对称设置的低频扬声器单元,这种单元排布方式来自Devialet的“Push-Push”对称结构设计,能够在Phantom系列音箱上找到相应的设计风格,这种低频单元对置排列的方式能够使扬声器单元背部所产生的声波抵消,避免了因功率太大箱体共振而产生杂音,让大功率下的箱体稳定性得到保障,音质更加清晰稳定。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这两颗扬声器单元本身也来头不小,不仅配备了高磁通量的钕铁硼磁体,带来了强大的控制力,而且采用长冲程设计,振膜的前后位移量高达20mm,在堪称“奢侈”的60W功率匹配之下,可以说令它们的潜力被最大程度挖掘出来。

在音箱下半部分,以60°夹角对称均匀排布着6颗1.5英寸(约38mm)的全频扬声器单元,输出功率为8W/只。如此设计的好处是,无论您如何摆放Sound X,由于扬声器的排列方式,同时叠加华为Sound音效算法,进行频率补偿和动态响度控制,因此总是能够提供均匀的声场和响度,这对于身材小巧的智能音箱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Devialet Phantom内部结构图


除此之外,华为Sound X采用了另外一项来自Devialet非常重要,且极具代表性的“黑科技”——SAM。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顾名思义,SAM(Speaker Active Matching)即“扬声器主动匹配”技术,这是一种让功放主动匹配不同扬声器,进行特定优化的技术,通过SAM技术优化后的功放,能够更出色地驱动扬声器,尽可能发挥扬声器自身的潜力和优势。大约在2016年,笔者曾实地参加过Devialet的SAM技术演示活动,在活动现场,实际对比加载SAM和未加载SAM技术的重放结果,对比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可以说,SAM技术本质上是Devialet强大的测试技术与算法技术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数字化时代,将数字技术与音频技术结合的典范。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在连接方式上,Sound X除了标准的蓝牙5.0规格外,还支持NFC一碰传音功能和DLNA网络推送功能,对各种智能设备拥有良好的兼容性。

在出色的用料和众多“黑科技”加持之下,Sound X标称的频响范围达到了40Hz~40kHz,最高声压级90dB,总谐波失真(THD)为0.04%,这一系列惊人的参数令人匪夷所思,尤其是频响范围这一参数,不但满足了当下Hi-Res的要求,即使对比很多HiFi级产品也是非常出色的。那么它的音效究竟如何呢?别急,先让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本次对比试听的另一主角。

 

Harman Kardon AURA Studio3

作为知名音响品牌,哈曼卡顿(Harman Kardon)无论在音频爱好者中还是在普通消费群体中都有着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而旗下这款AURA Studio 3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已经是第三代的产品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该系列产品必定是市场表现良好的热门产品,所以才会经历三代的不断改良完善。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从体型来看,AURA Studio3明显比Sound X要大上一圈,重量也更重,达到了3.6kg(Sound X重量为2.8kg),虽然我并不主张以重量论音质,但对于很多音响产品来说,很多时候,确实重量与音质成正比关系。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但反过来看,Sound X相比AURA Studio3的体型要小巧不少,但重量只少了0.8kg,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Sound X用料之扎实。

从外形上来看,不得不承认AURA Studio3确实有其特点,巨大的半透明的上部结构,不仅提供了更大的共鸣腔,而且搭配上炫酷的呼吸灯效,令产品的科技感更胜一筹。仅凭这一点,相信AURA Studio3就能博得不少用户的关注与喜爱。

在音频设计方面,AURA Studio3与Sound X有着相近的思路,同样采用中高频与低频分离,而且6只40mm(1.5英寸)中高频扬声器采用等距环绕排列,这样的排布方式能够尽可能提供均匀的声场和声压表现,拓展使用的便利性。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不同的是,AURA Studio3采用了单只130mm(5英寸)大口径低频单元,向下辐射的设计类似很多低音炮,这样能够有效增强低频的量感,且该低频配备了100W的驱动功率,这对于一款蓝牙音箱而言,算是高配了。

在连接方式上,AURA Studio3的蓝牙连接规范为4.2,此外还可以通过3.5mm AUX进行有线输入连接,兼顾了无线和有线两种连接方式。

在参数方面,从目前公开数据来说,AURA Studio3与Sound X最直接对标的是频响范围这一项差异较大,前者为45Hz~20kHz。

 

音质实际对比

在介绍完两款音箱的基本情况后,本次对比测评正式开始。

对比试听的地点选在笔者自家的客厅,面积约为20㎡,没有特殊的声学装修,两只音箱被摆放在电视柜上,算是非常典型的居家使用环境。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在测试过程中,为了公平起见,笔者先后使用荣耀Note10手机和飞傲M11便携音乐播放器通过蓝牙方式分别连接两款音箱进行AB对比。主要播放音乐资源,手机播放的主要来自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网络音乐平台,M11播放的主要来自正版音乐抓轨和部分24bit/192kHz的高清音乐资源。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01 人声清晰度

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使用中小型的蓝牙音箱所播放的内容,以广播类节目、人声流行音乐为主,因此本次测评首先重点测试了两款产品在人声方面的表现。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播放了Nils Lofgren著名的发烧天碟《Acoustic Live》。在《Keith Don't Go》的重播过程中,两款音箱都拥有非常不错的临场感,将音乐会中观众热情的呼喊声和音乐家激情四射的演奏表达得非常到位,令人有强烈的临场感,男声的质感各有特色,Sound X更注重真实性,AURA Studio 3依然属于偏厚实的类型,但听感上比较讨巧。

 

02 声音连贯性

虽然两款音箱都采用了全频单元+低音单元的设计思路,但是否能够将这些单元整合好,令声音完整统一,连贯自然也是对厂家设计和调声的考验。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从实际的声音表现来说,无论是Sound X还是AURA Studio3,在声音的连贯性方面,都有着合格的表现,从高频到中频再到中低频,都能够有着连贯、统一、顺滑的频段衔接,没有过于突兀或者凹陷的频段,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两个厂家在调声方面的严谨,至少在测试数据方面拥有比较高的标准。注意,笔者在此处特别没有提及低频部分的表现,这是因为低频表现值得拿出来单独表述。

 

03 低频质感

这是本次评测的重头,相信也是最多朋友关心的点。

Sound X虽然体型小巧,但应用了2只“Push-Push”结构的3.5英寸低音单元,且搭配Devialet的SAM技术对功放进行优化,而AURA Studio 3毕竟体型方面要更庞大,且低音单元口径达到了5英寸,哈曼卡顿作为老牌音响劲旅,会有怎样的低频表现呢?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测试过程中,笔者特意播放了节奏强烈,低频凶猛的唱片—— Madonna《EROTICA》,非常经典的流行乐天碟,低频以电子合成器为主,这样对比更有说服力。

在低频表现的对比试听过程中,两款音箱的表现可以说差异巨大。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Sound X不愧是采用了Devialet多项“黑科技”加持,每当巨大的低频袭来,能够明显看到低频单元随着音乐有明显的振幅,不禁令人联想到Phantom系列音箱,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是在超大音压的摧残之下,Sound X依然保持了稳定的特性,声音没有散乱和失真,而且整体声音的清晰度、可辨度还是非常不错的,并不会因为低频而影响到细节的还原,这一点非常值得称道。

对比AURA Studio3,反而令我非常“不适应”,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在本次测试中,音乐中的低频量感一旦开始增多,AURA Stuido 3就表现出了一种过于追求低频量感的趋势,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当低频量感过多,会影响整体音乐的清晰度,不仅是整个音箱,就连房间都会被带动着“轰隆隆”作响,这种听感用发烧友的话就叫做“轰头”。相信在这样的声音还原之下,很少有人能够长时间聆听,因为不仅耳朵难受,身体也会产生不适。也许有人喜欢这样的声音风格,但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哪个频段,永远是为音乐的整体性服务的,不应该有哪个部分过于喧宾夺主,高质量的低频应该是量感与质感兼具,冲击力和清晰度并存,是让整体音乐更具震撼感,更不能影响清晰度。

总结

通过本次对比评测,笔者感叹于华为Sound X在小巧的体积内所蕴含的强悍能量和高素质的音乐表现能力。相比而言,AURA Studio 3虽然在某些方面依然有很多可取之处,但就大家更为关心的低频质量而言,我反而会觉得Sound X要更胜一筹。

诚然,音质评价从来都是主观性很强的事,也许我的听感并不能完全代表您的好恶,如果有条件,也非常欢迎您实际进行试听品玩,从而找到自己喜欢的好声音。

谁才是真正的实力担当?


    文章评分
    相关文章
    点评 (0)
      加载更多
      • 赞一下
      • 收藏

      文章评分

      购买商品

      大家都在看

      折扣 体验 新品
      查看全部

      扫码下载极果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