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一名极果试用的新人,能够获得这次HIFIMAN MegaMini测评的机会确实非常荣幸,感谢小编对我的信任!

导航目录:

一、站在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北美小(小)强(其实就是fei hua)

二、开箱观感:轻如鸿毛,重若国砖(开箱晒照)

三、不谈听音观,先谈北美人的操作套路(使用体验)

四、真男人!真小强?(我叫玄学,或者叫主观听感体验吧)

一、站在一个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北美小(小)强

我不敢说自己的听音历史有多悠长,不过2000年的时候敢于拿出大半个月的工资入手大法家的NET-MD和MDR-E888的,因此也算是体温不太正常的那一波烧友吧。

不过这都随着MD的没落而成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了,如今随着手机的性能日渐提升,要求不高的人纷纷选择拿手机来听音乐了,自诩为烧友的可能就会转而入手那些数十上百张毛爷爷的国砖。

我算是比较专情的一个,坚持用iPod touch来作为前端,从当初的4代,一直听到现在的6代。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现在的手机为了追求产品差异化,纷纷选择跟随水果机的步伐,把独立DAC/运放芯片整合到手机硬件当中,这实际上已经挤占了国砖之外的传统低端MP3播放器的生存空间。

难道在国砖跟手机之间就没有一款相对折中的产品?既有明显优于手机的音质水平,而且在体积大小方面又不像国砖那么笨重,当然,最好还是能支持包括Hi-res以及DSD无损这样的高清音频格式,而且价位相对比较平易近人的。

HIFIMAN的第一代便携式音频播放器HM700大抵就是抓住这样的痛点而诞生的,到今年又进一步发展成SuperMini和今天要测评的MegaMini。

犹记得当时第一次看到SuperMini的配置时,我是真的有种真男人想把901系的配置塞到HM700体内的惊叹感,尤其是4+4的8运放配置,实在是让喜欢听歌但同时又厌烦国砖身板的我被深深地击中了痛点。

不过如今测评的并不是大哥SuperMini,而是号称纠正北美人民听音观的MegaMini。从外形身板来看,非但没有小弟的感觉,这彩色屏幕简直就是对大哥的僭越啊,而且价格还更便宜~!

不过当看到输出功率时,我就知道这确实是小弟,或者说大哥 SuperMini是针对更HiFi的用户,而MegaMini则是更实在地迎合一般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

HIFIMAN这一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策略算得真是够精的PS:是精确的精哦!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二、开箱观感:轻如鸿毛,重若国砖

包裹到手的第一感觉是轻!

不过轻是官方主打的卖点之一,毕竟我们之所以不考虑国砖,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体积跟分量。MegaMini 56克的重量,真心不比我主力听歌塞达音科TITAN 5(24克)重多少。

这次MegaMini的包装跟之前SuperMini的可谓对比鲜明,前者是很文青的“小白脸”,而后者则是非常B格的“黑炭头”,这似乎也揭示了两者的定位上的差异。

MegaMini包装的“极简”风格做得非常极致,除了正面橙色的logo外,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连商品条码也被匿藏在很不起眼的内盒边缘处。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打开包装后,北美小强的身板就直接映入眼帘了,银白色的金属机身在黑色的保护海绵映衬下显得分外精致显眼。而且厂家贴心地弄了块透明的塑料片垫着,以确保机器在运输过程中不会与包装磨蹭而损伤颜面。

MegaMini的外观很大程度上继承了HM700的风格,中间一排4颗按键巧妙地以“黄金分割”的比例将正面分划成上下两部分,这在设计美感上是值得肯定的。上半区域是显示面积2英寸的彩色LED屏,抛开显示效果不谈,与SuperMini采用的OLED单色屏幕相比,目前的设计会让MegaMini看起来更“大众化”一些,但代价就是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息屏美学”。至于下半部区域没有继承HM700的触摸控制,银色金属磨砂质感的光面会让我有贴“Hi-res信仰”标贴的冲动。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将北美小强拿上手把玩了一下,大小握持起来很舒服,菱线分明的边角也没有硌手的感觉。就是分量还是有点轻,让人觉得内里没有塞很多“料”的样子,不如iPod touch那么手感扎实。

仔细看了一下中间的那4颗按键,从左到右分别是“返回”、“向后”、“向前”、“确认”,视觉上相比HM700的冲击力小了很多,而且凸起的高度不多,像我这种不算大的男生手来说使用上还是有点费劲。中间的“<”和“>”键相对会高出来一点,有可能是设计师故意用来方便区分的,不过按键上的符号没有采用蚀刻或激光雕刻,只是很普通的丝网印刷,担心时间长了有可能会被磨损掉。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MegaMini的音量键跟电源开关键被分布在机身的左右两侧,虽然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但从HM700到SuperMini再到MegeMini分别使用3套不同的键位布局,在设计和用户体验延续上似乎缺乏连贯性。

此外,必须指出这3个键的用料显然没有正面那4颗按键那么扎实,晚上亮屏状态下会明显看得到透光。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机身的背盖并不是一体的,而且没看到任何的安装孔位,推断可能采用粘合或暗藏卡扣的安装方式,反正我不打算拆解,因此也不对此细究了。除了印刷有HIFIMAN的logo外,底部还有一些参考的信息,RoHS以及CE认证是在欧洲市场销售的标准配置,至于旁边的FCC认证则是进入美国市场的必要门槛,由于北美小强同时也在国内销售,因此下方还有国内的3C认证。当然,这些认证对大一般消费者来说没什么意义,多数的关注点还是在产品信息方面,北美小强是在国内昆山工厂制作,5V/500mA的用电规格,随手抓一只USB充电器都应该能满足。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3.5mm音频输出口、TF卡槽、Micro USB充电/数据接口都被安置在机身底部。去掉了SuperMini上备受好评的3.5mm平衡音频输出口,说明HIFIMAN有意在定位上拉开两者之间的差距,而且省却了标配4段式3.5mm平衡接口耳机。TF卡槽采用内嵌设计,并且配置有弹出机构,实际使用中任凭我怎么甩动,里面的TF卡都能保持纹丝不动,大大增加了播放的稳定性。

需要特别指出,MegaMini并没有内部自带的储存内存,也有可能是官方屏蔽了(因为SuperMini从UI2016-08-30版本开始也只能通过TF卡进行固件升级),所以不插卡的情况通过USB连接电脑时只能起到充电效果。

三、不谈听音观,先谈北美人的操作套路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MegaMini的操作主要还是围绕着正面的4颗按键来展开的,学习门槛非常低,即便是小朋友或者老人家也能在短时间内上手。

大致的按键分工主要分“短按”跟“长按”两种,具体如下:

返回键:(短按)返回上一层菜单;(长按)播放/菜单界面切换

<键:播放界面下(短按)上一首歌(播放超过3秒为返回重播当前歌曲),(长按)是快退;菜单界面下为向上滚动

>键:播放界面下(短按)下一首歌,(长按)是快进;菜单界面下为向下滚动

O键:播放界面下(短按)是播放/暂停,(长按)呼出循环播放/随机播放菜单;菜单界面下为确认/进入下一级菜单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首次开机使用时,系统默认是英文菜单,当然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简体/繁体中文,或者是逼格更高的日语和法语……因为系统原生就是多语言环境的,因此MegaMini对于非中文的曲目信息显示也很完善,以我日常听的岛国歌曲来说,至今没发现不能显示的文字内容。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MegaMini的播放界面同样很简洁,顶上是基本的系统信息,包括当前播放列表中的曲目数量、播放模式、音量、电量;然后是曲目名称以及艺术家;下方除了播放时间条外,封面两侧还分别有当前播放格式以及音频速率,但我觉得用速率来表示会不够直观,例如图中显示的“0723kbps”是个什么质量水平?

而歌曲封面我一直都没捣鼓出来如何显示,后来在HIFIMAN吧问了一下,原来MegaMini只支持mp3和m4a内嵌的封面……残念!

另外在设置菜单下,用户可以设定屏幕的点亮时间,以及机器自动关机时间。前者主要还是省电,不过从体验期间的使用来看,屏幕的耗电量并不高,即便不关闭屏幕也影响不大;而后者的作用就没甚意义,因为设定的关机时间是绝对时长,而不是指机器处于待机状态下的时长,所以主要应用场景应该是给睡前听歌使用。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机器到手时,固件系统还是2016-09-21的版本,用户可以自行更新到2016-12-06的版本,据说是减少了白屏等待的时间。不过前面也说了,MegaMini的固件升级方式变更为通过TF卡来进行,而且使用的TF卡最好预先在机器里格式化,以免插入时提示需要进行格式化。把更新的固件拷入到TF卡后,插入机器并重新启动就会自动升级。但这里要跟Hifiman提个小建议,升级完毕后最好有相应的提醒,而不是直接黑屏关机……恐怕不少人会跟我一样搞不清楚到底升级完了没有,以至于犹豫要不要开机或重启。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随MegaMini一同到手的有一张厂家提供的SanDisk 32G TF卡,而且极果的小编还贴心地预先拷进去不同格式的测试音频。

当然,Class 4的慢速卡又怎能满足像我一样挑剔的用户呢!所以额外准备了一张SanDisk Ultra 16G高速TF卡用以对比测试。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从测试的结果来看,无论用普通卡抑或是自配的高速卡,通过机器连接电脑拷贝文件的写入速度大概是3.2~3.5Mb/s,如果只是听听Hi-res或者Flac格式的音频文件也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是听DSD那种动不动就上百兆一首曲子的,最好还是考虑用高速读卡器来拷贝。

用机器通过USB连接拷贝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拷贝完成后,MegaMini会自动更新媒体库;而如果采用读卡器拷贝的话,插入是有可能提示需要重新格式化,这时可以通过关机重启来结果……否则就只好格式化之后再重新拷了。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MegaMini除了提供常规的文件目录管理外,用户也可以根据【艺术家】、【专辑】、【歌曲风格】、【收藏夹】等个性化的管理列表来挑选歌曲。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此外,北美小强支持的音频格式非常完备,几乎目前主流的各种格式和规格音频文件都可以支持。实际测试下来,MegaMini的兼容性也确实达到90%以上,唯二的不兼容:一个是传说中母带级别的1.33G大小、WAV格式的《加州旅馆》,机器直接说不支持文件格式;另一个是冯曦妤的《A Little Love》专辑(APE格式,CUE分轨),很“神奇”地不认CUE文件(在iPod touch和MBP上用【VOC】都能正常分轨播放,在MegaMini上其他的CUE文件也能正常分轨播放)。

续航能力方面,如果只是播放一般的44.1、48kHz音频文件是可以达到标称的15小时续航时间的,但如果是播放DSD文件的话,耗电速度会加快不少。实际测试下,使用2.8MHz的DSD文件(DFF格式)进行连续播放,大概8小时就会电力耗尽而关机。

值得注意的一点,MegaMini在待机状态下(屏幕关闭、播放暂停、但设备处于非关机状态)的耗电量有点略高。在充满电的情况下,听了大概有1.5小时,期间待机时长约5小时,系统显示低电量,然后关机睡觉,第二天早上上班途中听了不到半小时就自动关机了。期间耳机一直插在小强上,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有可闻的底噪,不排除是因此导致待机耗电量上升,当然也不排除是新机器电池尚未完全激活的缘故。

整体来说,MegaMini的播放功能还是挺完备的,除了缺少EQ调整外,北美人民的播放习惯跟我大天朝没多大区别。而且北美小强的操控比iPod touch更加简便,体积和重量也更小更轻(iPod touch6代约110克,几乎是MegaMini的一倍),可以很方便地放到口袋或者包包里,当然也可以通过臂带等配件用在运动场景中(需要HIFIMAN提供相关配件)。

四、真男人!真小强?

为什么HIFIMAN会被称为“真男人”,这个我是没有认真考究过。

至于说MegaMini能不能被称为“真小强”,这个我倒是认真地通过听感来进行鉴证的。

为什么会对此持有怀疑而需要去鉴证?因为最初看到MegaMini的输出功率只有32欧54mW时,我是真的担心能不能超越包括水果设备以及其他主打Hifi的手机设备。

要知道SuperMini之所以被称为“超级小强”,是因为通过4+4运放达到输出功率32欧320mW,这个性能是否足以推动高阻变态耳机不好说,但最少在推力上可以轻松甩开现有的手机或非“国砖”级别的播放器很多条街。但MegaMini在耳放结构上基本是只字不提,而参数上也不比HM700进步多少(32欧50mW),跟“超级小强”完全不在一个档位上。

不过推力是一码事,听感这东西并不是“大力”就能一定出奇迹的……所以实际听感才是最重要的!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由于MegaMini并没有搭配耳机一起发售,所以我另外挑选了手头上几只不同风格的耳机来进行测试。达音科Titan5是手头上唯一获得Hi-res认证的,而且整体素质在500元档位的国产耳机中足以和猥琐的GR07系列相提并论;创新AURVANA AIR则是平头耳塞界里知名度和口碑不错的一款产品;至于大耳方面,创新AURVANA Live!2和飞利浦shp9500都是出了名的白菜神器。作为对比参考,我分别使用了iPod touch(6代)以及Clarity Feather外置音频解码器(支持Hi-res以及DSD硬解),此外也会借鉴LH的GO2 PRO解码/耳放一体机。

主观听感:

MegaMini的硬件架构无论是在官网和产品说明里都没有明确披露,不清楚是延续了上一代HM700的STMP3770,抑或是跟SuperMini一样使用独家研发的自主DAC一体化芯片。MegaMini开腔给人感觉声音风格偏暖,中低频厚实饱满,高频相对收敛,带有很明显的调音风格。特别是听习惯了苹果设备的“白开水”,一下子转换成这种暖声风格,多少会有点不太习惯。不过在听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在人声表现方面还是不错的,有一定的“女毒”倾向。

高频表现:

追求暖声似乎是Hifiman的一贯风格,在高频的解析力和细节表现上有一定的收敛抑制,因此在表现一些着重高频延展的器乐方面会相对偏弱一些。而且MegaMini在次高频的某一频段会有明显的凹陷,这就导致在中频跟高频的衔接上不够平滑,特别是在表现一些偏年轻的女声时,会显得高音部分有些突兀。

跟iPod touch相比,MegaMini在高频声音密度上有一定优势,而且控制能力更好一些,即便在配搭Titan 5这类高频有点太过明亮的耳机时,齿音问题也会有一定的收敛。当然,跟独立外置DAC+耳放的组合相比,MegaMini的高频无论是在密度、质量、以及向上延展性方面都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特别是在驱动相对更吃推力的大耳用来听一些编制较复杂的乐曲时,MegaMini输出功率上的不足就使得高频进一步舒展不开来,整体的声音表现显得更加拥挤。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中频表现:

MegaMini的中频表现是三频里面最为适中和理想的,声音表现饱满而富有层次,全然没有苹果设备那种干瘪瘪的瘦弱感觉。动态表现细腻顺滑,特别是在人声表现方面显得更容易抓耳。针对这一点,我特地换了珍藏的MDR-E888SP来听,无论是听王菲的《天空》(2.8MHz DSD)、手嶌葵的《Amazing Grace》(44.1kHz/16bit WAV)、又或者是梁静茹的《宁夏》(192kHz/24bit FLAC),都有不错的女声魅力。

在瞬态表现方面,MegaMini会相对偏缓慢一些,因此在表现一些快节奏大动态时,会给人感觉缺少爆发力。而且与低频过度方面,容易被量感偏多的低频所掩盖,因此应当避开偏重下盘的耳机。(其实完全可以通过EQ调节来缓解,偏偏MegaMini没有EQ……)

低频表现:

量多,特别是配搭Titan5、Live!2这两只低频本身就比较明亮和松弛风格的耳机时,MegaMini会给人下盘过于丰盈的感觉。MegaMini推力上的不足,在驱动Live!2时虽然能够获得足够的响度,但对于偏松弛的低频在应对一些大动态时会容易失控。当然,MDR-E888SP这类型低频相对“残废”、或者偏重中高频声音取向直白的SHP9500时,MegaMini反倒显得非常般配,既突出了情感氛围,又能使三频表现更加均衡。

MegaMini低频潜深一般,低频下潜到一定深度后会有所衰减,这样就使得低频集中在相对较浅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会让人感觉“量多”的主要原因。而且在瞬态表现方面,MegaMini始终给我感觉不够迅猛,即便在配搭Titan5的钛涂层金属振膜时,也没有表现出那种“凌厉”劲来。不过这不能说是弱点,只是个人喜好而已,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干净利索的“数码声”,在我看来MegaMini反倒是有那么一点“模拟味”。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横向对比

跟iPod touch相比,MegaMini的三频有明显人为的调教和取舍,因此在声音风格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如果说苹果的声音表现是一杯淡而无味的白开水,那么MegaMini就是明显加了不少桂花蜜在里面了。不过在整体素质方面,MegaMini无论是在声音质量、密度方面都有相当的优势,这在驱动一些不算难推的低阻小耳塞时特别明显。

MegaMini的声音响度会较iPod touch大,前者驱动Live!2时只需20音量(上限是32,62.5%)就可以有足够的响度,而iPod touch在同样环境下需要12音量(上限是16,75%)。但声音大并不意味着推力大,我是见识过Live!2在耳放配合下提升一个lv的表现,相无论是MegaMini抑或是iPod touch直推的素质都是不能比的!

不过MegaMini的优势在于原生硬解各类高清音频,而IOS系统原生只支持48kHz,这么悬殊的差异怎么拿来比啊?那就开挂吧!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特别拿了iPod touch+Clarity Feather的组合来作第二回合较量。Clarity Feather是支持高清音频格式以及DSD的,通过USB接口可连接电脑或手机设备,就连MegaMini搞不掂的《加州旅馆》也能顺利播放。Clarity Feather大体保持了iPod touch的均衡白开水乐感,相比MegaMini来说质量并没有明显优势,反倒是在耗电量方面相当惊人,iPod touch连接上它以后,续航时间缩短到3小时以内。

那MegaMini到底能不能跟“国砖”级别较量?“国砖”我就没有了,不过手头上有之前测评的LH GO2pro外接解码/耳放便携一体机,采用ESS9018AQ2M DAC芯片+甲类功放组合。MegaMini比之更暖,而且由于瞬态慢的缘故,显得声音密度更加厚实,但在高频和低频延展性以及衔接质量上还是会听出价格上的落差。何况对手具有1000mW(16欧)的惊人输出功率,就算是超级小强SuperMini都未必干得过,何况MegaMini呢!

头领科技(HIFIMAN)Megamini随身听

总结

HIFIMAN的MegaMini基本能够满足大部分一般消费者的听音需求,颜值不错,操控简便,只要你不是耳朵太过挑剔,或者硬要拿来配搭HD650这样的上档次大耳,MegaMini会是不错的选择。

在产品定位上,MegaMini可以视为跟SuperMini互补的一款产品,大推力对于小耳塞来说不一定是正面加成,有可能会出现过推的负面效果,何况会增加额外的耗电量,MegaMini会更适合没有这方面发烧需求的用户。

但在DAC、运放、耳放芯片都相对成熟且日渐普及的当下,是否有必要自主开发一款一体化的解码芯片,对此我是持保留态度的。毕竟一款成熟的DAC不仅在表现上有优势,而且相应的组合解决方案成本也会随之降低的。不过肯自主研发这一点,确实表现了HIFIMAN及其创始人米饭的开创精神,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去肯定和赞赏的!

最后,再次感谢HIFIMAN以及极果给予这次评测体验的机会!

    文章评分
    相关文章
    点评 (1)
      加载更多
      • 赞一下
      • 收藏

      文章评分

      购买商品

      • 头领科技(HIFIMAN) Megamini 随身听
        头领科技(HIFIMAN) Megamini 随身听
        京东
        ¥ 1299 购买

      大家都在看

      折扣 体验 新品
      查看全部

      扫码下载极果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