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作为 WH-1000XM3 用户,期初只从网上资料做了对比,感觉 WH-1000XM4 对我来说并没有任何的升级必要;但直到我到 Sony Store 亲自上手、上耳了一番,却着实感觉到 WH-1000XM4 的升级要比我预想的要明显。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第三代到第四代 WH-1000X 的外观变化应该是整个系列中,变化最小的。

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除了头梁左右两侧的型号名称以及字体印刷深浅度不同外,基本没有一眼可辨的差异;但细看还是能找到一些端倪的,例如 M4 贴近耳朵的头梁外侧质感由 M3 略粗糙的工程塑料质感升级到了更细腻、手感更温和的类肤质感,跟左右耳机外壳的质感更统一了。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左耳罩内新增了一枚佩戴传感器,更是硬件上的重要的升级之一,这里后面再聊。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WH-1000XM4 的佩戴舒适度稍稍要比 M3 强那么一丢丢,对个人来说,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持续戴上 2 个小时是基本没有什么问题的,头不大,不会有什么压耳感。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另外,新款的 WH-1000XM4 对老款 WH-1000XM3 用户而言,有一个不大不小、也不会影响正常使用的小提升:据说 WH-1000XM4 耳机与头梁的转轴被改进了,左右耳机在旋转时不那么容易发出「咯吱咯吱」的小响声,使用质感上稍有提升。

WH-1000XM4  究竟更新了什么?

问:除了那些外在、不起眼的小变化,WH-1000XM4 相较于 WH-1000XM3,究竟更新了什么?

答:智能。

「智能」这个词,似乎已经被整个消费科技行业用烂了,消费者对厂商口中的「智能」期望被降低。以本人理解,「智能」之于 WH-1000XM4,其实是「更自动化」。在上一代的 WH-1000XM3,就已经做到了根据运动状态切换不同等级的降噪、环境声模式,Sony 把它称作「弹性音效控制」,利用手机的 app,用户能依据自己的设定,在静止、普通步行、跑步和乘坐交通工具这四种场景下自动切换。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讲真,个人觉得这一功能做得挺不错,我也一直保持着这功能的开启,但唯独缺少了「骑行」这一场景,每次在骑自行车的时候总会保持我原始静止状态下的降噪模式,怪危险的,希望 Sony 未来的软件更新能新增这么一个「骑行」场景吧。

「弹性音效控制」并不是什么新功能,这里就不赘述了,花点笔墨来聊点新的。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前面提到,左耳罩内新增了一枚佩戴传感器,摘下戴起自动播停,小小的硬件升级既减少了电量的消耗,精确了自动关机启动倒计时的机制,也省去了看影片时手动暂停播放的动作,进而省去了摘下耳机却忘记暂停,回来手动倒带的麻烦 —— 「更自动化」属性 +1。

这枚佩戴传感器的灵敏性还行,重要的是它不同于通过距离来感应是否佩戴的 Sony 真无线 WF-1000XM3,通过红外感应的 WH-1000XM4 并不会因为传感器贴近摆放在桌面上就识别为佩戴并自动启动播放,实测即使是摘下耳罩贴胸前挂在脖子上,也不会误识别为佩戴状态,这点还是值得称赞的。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不仅在摘下的「自动暂停」有加成,在不摘下时还有「智能免摘」的加持。

「智能免摘」也是 WH-1000XM4 新增的功能,在以往佩戴 WH-1000XM3 跟别人交流时候,要么用双手直接摘下耳机,要么需要将手掌贴在右声道外壳,系统短暂切换为「环境声模式」,但 WH-1000XM3 这一功能相比之下还是不太方便,手掌贴到耳机后还要等上 1 秒的时间切换,不如前者来的直接。

而 WH-1000XM4 不仅改进了手掌激活环境声的速度,半秒不到的时间就能完成切换,「智能免摘」功能更提供了佩戴者开口讲话就能自动切换环境声的功能 —— 「更自动化」属性 +1。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实测下来,这个功能还是挺好用的,语音侦测的灵敏度、延时恢复时长等参数都可以根据个人习惯调节;不过也存在着误识别的情况,例如即使是开启「着重于语音」、「自动灵敏度」,时而在办公室清嗓子会误触发,导致音乐暂停十多秒。

除了「更自动化」属性的增强,WH-1000XM4 终于引入了双设备同时连接的多点连接功能 —— 这并不是索尼蓝牙耳机首次配有的功能,早前的一些机型早就支持双设备连接,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被砍掉了,直至 2020 年的 WH-1000XM4,这功能才回归。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双设备同时连接对现在一人拥有多设备的时代来说,是很实用的,在Android、Windows 等平台,甚至是跨平台阵营的用户来说,足够省事。

不过开启「双设备同时连接」就意味着无法开启 DLAC 传输,这两个功能都有需求的用户,就只能在两者中做出抉择了。

相同 QN1, 不同的算法。

WH-1000XM4 的使用的降噪芯片仍然是 QN1,但升级了降噪的算法,据说能降低交通的噪声以及中高频人声。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WH-1000XM3 的降噪效果其实已经不错,而这次升级了算法到来的降噪能力提升,对我个人来说,肉耳可察觉的距离其实并不大;无论在办公室、街边,甚至是轨道交通、飞机上使用,都依然让我满意。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硬件上,虽然 WH-1000XM4 相较上一代,发声单元其实并没有变化,还是那枚 40mm、LCP 振膜,但进行了不同的调教。不少人吐槽 Sony 在 WH-1000XM3 身上将过多的能量都放到了低频上,整副耳机的风格往低频上靠,以至于解析力下降,人声被削弱严重削弱。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而 Sony 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 WH-1000XM4 身上重新进行了调教,弥补了M3 上的缺陷,将人声的部分稍释放了出来,整体解析力要优于 WH-1000XM3,那种轰耳声稍收敛了些。

利用打开 LDAC 的 Xperia XZ2 进行测试,音源选择了 Android 版的 Apple Music:AGA 的「吃定我」一曲,从吉他进场,到人声的出现,再到后面鼓声的加入,都不会喧宾夺主,AGA 的声音都依然透亮。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陈奕迅 & DUO 团队的「破坏王」是一首很玩乐器的音乐,不仅有常规的架子鼓、普通吉他、电吉他、贝斯,还有萨克斯风、小提琴、非洲鼓等等,人声方面除了陈奕迅的声音,还有 DUO 的多人和声;即使到了副歌部分,所有乐器都起来了,WH-1000XM4 对各个乐器的解析力和方位感都算不错,不会糊在一起。

SonyWH-1000XM4降噪耳机:从「好」变得「更好


最后张敬轩和林子祥共同演绎的「相对论」,是一首很有「拉丁感」的作品,个人觉得 WH-1000XM4 对林子祥那把极富「弹性」的声音还原得很有感染力。

WH-1000XM4:

更好的 WH-1000XM3。

Sony 这一代 WH-1000XM4 做的,其实更像是在原本就有不错表现的 WH-1000XM3 基础上,围绕着「智能」这一主题,就是「更自动化」这一属性,完善了头戴式降噪耳机这类产品的体验,补足上一代遗留下来的各种小短板 —— 毕竟现阶段降噪耳机这类产品无论怎么发展,都难再长出新花来,索尼要做的唯有靠迭代升级,补足短板,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才能提升产品竞争力。


本文作者极果见习体验师:Referline 参考线

    文章评分
    相关文章
    点评 (0)
      加载更多
      • 赞一下
      • 收藏

      文章评分

      购买商品

      大家都在看

      折扣 体验 新品
      查看全部

      扫码下载极果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