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次自制电脑桌总体是失败,最大的失误是在结构设计和选材上,刚开始做其实已经开始后悔了,既然已经开始折腾了,也不能半途而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期间犯了各种错误,又为错误做了各大种弥补,最终成本也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要是早知道会是这样,还不如直接买成品更省事更划算。

家里的电脑桌已经使用了近十年了,还是当年买第一台电脑时买了,早就有了更换了想法,六月底买了一把安德斯特andaseaT电竞椅,乘这次更换电竞椅的机会就想把老电脑桌也更换一下,在网上看了一圈,最后不知道哪根筋出问题了,居然想自己组装一台电脑桌,先打算买一块老榆木的门板做桌面,奈何价格比较高而且板子的质量和状态不确定性太大,最后选了一块较便宜的松木板。

先来看看最后的成果,现在看到都不得不感叹,万万没想到会有那么多次失败,完成它可真不容易。因为自己的工具比较多,平时拆修东西比较多, 电脑桌就把做的长一些,多余的部分直接当工作平台。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桌子的板子决定之后在网上就开始购买定制了,花了时间比较长,将近十几天才做好邮回来。电脑桌的桌面确定之后,桌子的架子最简单的就是焊一个架子一百多就能下来,或者直接网上定制一个桌架,可自己比较喜欢工业风格,当时就想用钢管为主来做桌架子,艰难的失败之路由此开始。

第一个错误——钢管选错了

经过多次修改之后,终于钢管和接头的数量,用了整整三天才确定了结构和数量,这时才现在我初中或者连小学的数学都已经还给老师了,钢管邮回来后才发现钢管买的细了,当时要是买的是6分的应该买1寸的才对,这是纯粹是自己的失误,平时也接触管子之类的建材,可是居然连6分和1寸的粗细都没分清楚,由于钢管选的太细,造成后来桌架组装起来后,稍加外力就会发生变形扭曲。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二个错误——设计结构有问题

钢管回来当天就开始组装桌架,一组装就发现问题了,而且还是设计上的问题,按当时所选择的钢管和接头根本无法进行组装,当时的主要问题是在三通上,这里应该需要内丝和活接来进行连接,这一错误也终于让我知道内比和活接在水暖管中干什么用的,可是使用内丝和活接连接的话,桌架的长宽都会有所改变,板子已经按尺寸定制好已经来路上了没办法再改了。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三个错误——材料选择有问题

其实在材料的选择上,最开始应该选用“淘气堡”里使用的那种管件和扣件,而不是水暧使用的钢管和接头,没办法管件已经买回来了,只能自己再想办法解决,而我选择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将无法连接的钢管和接头的内丝和外丝都打磨掉,组装时通过钢管适当的变形把无法组装的部分直接的套进去。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四个错误——桌架松散

终于组装完成了,虽然看上去还可以,可实际上却是一件失败作品,由于上面的三个错误,造成组装起来的桌架过于松散,稍加外力就会发生形变摇晃,根本无法胜任桌架的任务。


每一个错误都得一个或两个补救措施,而补救措施或许又会造成下一个错误,在这次更换电脑对这句话还真是深有体会。为了解决桌架松散摇晃的问题想了多个措施,就连在墙上打膨胀螺丝进行固定这种馊主意都被我想到了,最后决定使用钢丝绳进行拉伸固定,防止形变摇晃。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五个错误——钢丝绳选粗了

开始是钢管选细了,这回是钢丝绳选粗了,操作的时候很僵硬非常的不方便,经过多次失败的方案之后,主要钢丝的拉伸让桌架变形摇晃更加严重,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适合的方案。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经过多次错误之后,桌架终于搞定,本以为这样一来我的桌子这就搞定了,没想到更多的错误还在后面等着我呢!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钢丝绳的切断面容易造成划伤,这个有深切体会,在做拉伸时胳膊就被划破了,为了避免以后发生类似的事情,所有的切断面都用收缩管包了起来,之后又用胶带裹起来进行确保。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六个错误——恶心的颜色

定制的板子终于回来了,没想到回来的居然是这么一个恶心的颜色,定制时商家给的样片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能清晰的看到木纹只有浅浅的红色,没想到实物居然是这个样子,早知道就应该选原木的,这一失误又为后续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七个错误——板子选薄了

看到下图可能大家会有疑问,桌子上为何会放两个箱子,其实当时是放了三个箱子上面还有一个,里面装的全是书,板子第三天发现变形了,三箱子书有一百五十多斤想把板子再压回去,板子刚回来的时候发现背面有两根横档,开始不知道有什么用?加上横档的位置和桌架刚好有些冲突其中的一根直接取了,没两天就发现木板发生形变了,这才知道原来两个横档是用来防止板子形变的,压了三天板子的形变终于不是那么明显了,把原来的横档按了回去,在背面又给它加了两根横档以防以后再发生形变,板子形变后才想起当时定制板子的时候商家就提醒是不是太薄了,当时就想板子太厚没什么用,而且自己也不喜欢木板过厚那种风格,就先3CM厚的板子,结果就造成后来发生板子变形的情况。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八个错误——砂纸选择错了

这个恶心红实在让我无法接受,而且使用多天之后油漆味依旧比较重,让我下定心打磨掉原来色重新上漆,买了一堆砂纸回来,细砂纸买的太多了,粗砂纸买少了,特别是圆盘砂纸100目和180目的应该多买一些,结果我只买了五张180目的,加上原来角磨机附送的五张100目的,打麻原漆差点儿都不够。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九个错误——角磨机的使用

没干之前以为很简单,直接用角磨机几分钟就能搞定,结果一操作问题就出现,细砂纸用角磨机不到一分钟就会过热飞掉,用60目的试一下,可能由于操作问题没几下就磨出好几个深坑,最后发现用180目和100目的比较合适,而且为了防止再打出深坑,只好手工打磨了,花了四个小时才打磨完成。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当时手工打磨实在是太累了,有些地方处理的还是不够细致。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角磨机打磨后板子上是坑比较多,给后续工作填了不少麻烦。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全部打磨完成后,木纹还是很漂亮的。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打磨完成后就是上漆了,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最后很多人对木蜡油的评价挻高的,抱着好奇的心理就买了两小瓶试用装决定试一下,之前都没听说过有木蜡油这东西,问过商家后买了清油和硬质蜡油,买回来后先在背面做了一个小试,研究了一下两种木蜡油的效果,感觉各有好处,个人更喜欢硬质蜡油的色泽。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七个错误——上油工具准备不足

担心一瓶不够用,咨询店家后决定用清油打底,硬质蜡油盖面,下图中上面的是第一次清油打底,第一次就用量比较大用了多半瓶,下面的是第二次上清油,第二次用量明显少了很多。上油时没准备上油工具刷子,直接用眼镜布沾上油擦的,最后布上全上油,上一次油换一块眼镜布,最后用了五块眼镜布,太浪费了。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清油两次全部用完了,木蜡油干的速度确实很快,一晚上十几个小时就干了,木蜡油也有味道,一种烧油的味道,不过比油漆要小很多。下图是上硬质蜡油的效果,左边是第一次,右边是第二次。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清油整体比较通透,而硬质蜡油则有淡淡的浅黄色,下图是没上打磨掉原漆没上木蜡油时的效果,砂纸从粗到细一直用到了5000目的超细砂纸,打磨后当时桌面的手感非常的顺滑。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第八次错误——上油后未打磨

本以为到了上油这一步已经不可能再犯什么错误了,没想到错误还在继续犯,两层清油打底一次硬质蜡油盖面后,发现桌面的手感反而没有之前打磨后的手感好,手在桌面表面能感觉颗粒感,和网上说的光滑细腻相差很远,在网上查了下上木质油的详细步骤,原来每次上油后还要用细砂纸打磨一下,打磨之后又上一次层硬质蜡油,下图这是上过四次木蜡油的效果图,感觉比之前三次要好看多,表面非常的光滑,在桌子上倒了点儿水做了下防水测试,防水能力也不错。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最后再来两张图对比,上图是没上木蜡油时拍的,下图是上四层木蜡油后拍的,桌面在色泽上明显有了改变,两种效果个人其实更喜欢没上木蜡油时的效果,奈何不上油的话效果难以保持,而且不上油容易变形变色。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切身体会工匠精神,一次失败的木匠体验!


这次换电脑桌前后历时二十多天,过程中由于犯了多次错误,要是早知道做个桌子会这么费劲,我绝对不会这么干,买个桌子更划算。桌子完工,最后统计一下成本,桌面450元,桌架钢管158元,钢丝绳51元,木蜡油50元,砂纸48元,U型管卡和垫脚46元,合计803元。

这次的事让我对“拆东墙补西墙,还是窟窿, 借南家偿北家,必将噩梦。”有了切身的体会。过程虽然是艰难的,可在完成之后,看着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桌子,那种成就感、满足感还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所不知道的东西。

本文作者极果用户:先知后醒 

    文章评分
    相关文章
    点评 (0)
      加载更多
      • 赞一下
      • 收藏

      文章评分

      购买商品

      大家都在看

      折扣 体验 新品
      查看全部

      扫码下载极果App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