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高中上计算机课的时候,键盘还都是机械的,鼠标下面还是一个圆圆的球,那个时候最大的乐趣就是把球拿下来玩。只是后来光电鼠标兴起,这种滚珠的鼠标也就渐渐消失。然而,另外一个形态的“球”还活的很滋润,在一些专业领域还很受欢迎,那就是 TrackBall(轨迹球鼠标)。

罗技作为一个专业的外设品牌,在轨迹球领域也已经耕耘多年,比如拥有价格优势的木星(TrackMan Marble),以及注重性能的火星(M570),不过木星已经停产而火星也是服役多年还未更新。虽然用户的基数不及光学鼠标,罗技依然没有放弃在这方面得耕耘,在火星(M570)之后时隔七年,罗技发布了最新无线轨迹球 MX ERGO,带来了包括人体工学等提升、以适应当下的用户习惯。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一如既往简洁的包装,跟之前入手的 MX Master 2s 包装非常像,虽然简洁却感觉很沉稳大方。其实在第一次看到“MX ERGO“的名称时我就很在意它的”MX“前缀,这表示它是跟”MX Master“、”MX Anywhere“是同一系列的产品,都属于注重性能的产品,也能理解为什么包装拥有相同的设计风格。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什么沉稳大方暂不说,包装盒右上角的这个图案却最吸引我,入手前就是因为这个才下定决心的。MX ERGO 支持20°的角度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受众群体,有人更需要人体工学设计,也有人习惯了现在的方式不想改变,可调节设计也就能适应更多用户。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包装背部也是用鲜明的图案来展示倾斜角度的调节,看来这个功能厂家也是很重视。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包装内部也不复杂,配件不算多,一个2.4G优联无线适配器、一根MicroUSB电源线,以及一个说明书等。这跟手上在用的MX Master是差不多的,也同样是内置锂电池,也而是纯无线模式,果然MX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MX ERGO、MX Master 的2.4G优联无线适配器是一样的。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充电插孔的位置也是一致的。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之前使用 MX Master 的时候感觉已经不算小了,好在设计也很贴合手型,用起来还比较顺手舒服的。刚拿到 MX ERGO 的时候发现比 MX Master 还大不少,没有使用前心里还是有些嘀咕的,不知道用起来手感怎样?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仔细看,虽然 MX ERGO 的体型大了一圈,但在主体的结构以及人体工学方面的设计还是有不少相似之处。如果你使用过 罗技M570 会发现 MX EGRO 跟它还有些相似,这样看来在借鉴 MX 设计理念同时还延续了经典轨迹球(拇指)的设计。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当然,两种鼠标的使用方式上存在差异,设计上也会直观的反应出来。像 MX Master 在使用中经常需要拿起来,右侧会略微凹下去,而 MX ERGO 因为没有这样的习惯,这个位置就设计用来放小拇指了。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虽说在设计闪各有借鉴有延续,不过 MX ERGO 在设计上还是有自身明显的风格,那就是倾角调节的设计。底部从中间分开,两边有20°的差异,中间突出的长条对准钢板中间的凹槽(因为通过磁铁吸附,应该是钢板),可以很快速的调节倾斜角度。能够根据个人的使用感受调节,相对于单一的角度设计会更有优势一些。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底部磁铁的磁性还比较强,不过是要用力得当,角度切换也并不难,切换后的状态也能保持稳定。调整时候鼠标的整体高度变化并不大,主要的区别在于手腕的旋转角度。另外底部的两侧都有较厚的缓冲垫,也能减少外壳的磨损,切换的时候噪音也会更小一些。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角度调整后手腕可以保持更自然的状态。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钢板的底部是一个极大的防滑垫,因为不需要在桌面上滑动,所以防滑垫可以做到最大化,实际体验的防滑效果确实很强。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底部设计可以说是很简洁了,比较有那么大的钢板在那儿,光标移动由轨迹球负责,底部也就不会有光电设备了,电源开过也是设计在边缘部分。

 这里看到顶部的小孔是用来拆卸轨迹球用的,后面会用到。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通过底部的小孔可以轻松去除轨迹球,球体的重量比以前使用的滚珠鼠标的滚珠要轻很多,而且这个球的表面非常的光滑。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以前很多滚珠鼠标以及轨迹球都是用的XY两个轴采集数据,而罗技很早前就开始设计光学轨迹球,特点是轨迹球上会有很多采集点,MX ERGO 的采集点相对细腻,识别精度会高一些。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放置球体的凹槽底部是光学轨迹球定位引擎。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当然,把轨迹球拿出来并不是为了玩,以前拆鼠标里面的滚珠也并不是玩,主要还是为了清洁,因为球体的接触支撑部分比较容易积灰,拿出来可以很好的清洁一下,MX ERGO 上需要清洁的应该是用来支撑轨迹球的三个调整小珠。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MX ERGO 一共有六个按键支持功能自定义,根据个人使用习惯进行设置,应该能有很大的作用。不过默认的功能设置以及能够使用我的日常使用,使用前也不需要过多调整。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入手前看到有人吐槽 MX ERGO 的dpi,不过这是轨迹球,并不能用普通鼠标的标准来看。轨迹球是通过手指拨动来移动光标的,我现在用的是DELL 25寸 2K屏,正常轨迹球左右滚动一次可以移动大半个屏幕,日常使用也很少出现光标移动到两头的操作;而快速滚动一次的话基本可以覆盖屏幕的宽度。默认设置下能使用很多人使用的,有特殊需求的人也可以在管理工具中设置指针速度。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然而有时候是“欲速则不达”,比如在CAD制图中需要作出细微的调整时,正常速度下很难精准控制,这时候可以按下轨迹球上方的按钮开启“精准模式”(默认设置功能,可修改),这时候光标的会降低很多,而且精度也会更高,按钮前方的指示灯亮起表示是开启状态。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同时,轨迹球使用时并不需要移动鼠标,只需要滚动轨迹球就好了,所以使用时占用的工具并不大。而且也不用在意放在哪里用,床上、沙发上、玻璃上都能使用,哪怕是托在手上也没有问题,这两天出差我就带着它。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MX ERGO 也拥有支持 Flow 功能,可以实现在两台电脑间实现快速文字传输,只是现在只有一台电脑,这个功能暂时还没有用上。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总结

在入手 MX ERGO 前我也看过不少人的使用感受,很多人的反应是“不习惯”,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大部分用户并没有轨迹球的使用经历(有些人估计都没见过),用起来自然不会习惯,所以拿使用习惯来判断并不可取。

不过 MX ERGO 的好处也不言而喻,使用中并不需要动手腕,也就没有鼠标手的担心,但大拇指会用的更多,好像又有腱鞘炎的担心了。而起觉得这两种可以搭配使用,当手腕不太舒服的时候可以用 MX ERGO,感觉大拇指累了就换上 MX Master。

罗技MXERGO鼠标体验,告别鼠标手,操控光标仅靠“球”

优点:

1、角度调节方便,手腕更舒服。

2、支持FLOW技术。

3、支持多设备连接,切换方便。

4、最新定位引擎,定位更精准。

不足:

1、滚轮不支持双模切换。

2、类肤材质手感略差与MX Master。

本文作者极果体验师:fantasyplay 

    文章评分
    相关文章
    点评 (2)
      加载更多
      • 赞一下
      • 收藏

      文章评分

      购买商品

      扫码下载极果App

      关注我们